欧洲杯买球官方官网_欧洲冠军联赛投注-中国竟彩网合作伙伴

图片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加入收藏

古村里主题策划:乡愁伏岭

来源: 中宣在线
编辑: 夏彩云
更新时间: 2023-12-20 08:51:11

今天

宣城日报刊发

大型主题策划“古村里”

第八篇《乡愁伏岭》

让我们走进绩溪·伏岭——

02.png


乡愁伏岭

全媒体记者 孙力


  初冬时节,到伏岭采访,赶上了一场降温,山村的气温格外低一些,但风中的寒意,却被明媚的阳光打了个折,艳阳初升,整个村子晒在瓦蓝的天空下,宁静而温暖。

  几缕炊烟,升起在林立的马头墙之间,淡得有些不真实,马头墙上的翘檐,层层叠叠,像一群振翅欲飞的鸟儿的翅尖。

  伏岭的第一眼,竟让我们不约而同,想起童年。

  伏岭村位于绩溪县的东部,距县城20多公里,一个典型的徽派古村落。

01.jpg

伏岭村口


  伏岭是安静的,安静得像孩提时的梦。四面环山,关锁缜密,村居就落在一片小小的盆地中,好似卧在一只巨大的摇篮里,千百年来,栉风沐雨,乡土田园,生生不息。

  伏岭是醇厚的,醇厚得像一盏酽酽的茶。文脉相承,古风衍续,在这里,徽剧的腔调,徽菜的味道,徽州壁画的色彩,弥散着浓浓的乡愁,醇厚得让人心醉。

02.png

村里的纹川桥


  自南宋初年,伏岭邵氏先祖来此拓荒,一千余年的时光流逝,带走的是岁月,留下的是一片故园情怀。

  千年伏岭,乡关何处?

  徽剧:乡愁的腔调

  初冬的一个中午,阳光正暖。

  伏岭村文化室排练厅内,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,习练徽剧。孩子们精神饱满,嗓音清脆,婉转悠扬的腔调,颇具专业水准。指导老师邵千峰介绍:“村里有个徽剧童子班,现有学员19人,都是从伏岭小学挑选的。从2004年开班,每年都要选一些学生进班,从未中断过,算起来,进班学徽剧的孩子已有数百位了。”

02.png

徽剧童子班小演员


  邵千峰今年76岁,个子不高,花白的头发,唱起徽剧,一脸沉醉,嗓子依然很亮。

  邵千峰打小酷爱徽剧,六七岁就登台演出。1958年,11岁的他考入绩溪县徽剧团童子班,并成为剧团骨干童伶。剧团解散后,他重新上学至高中,后来成为伏岭小学的一名教师。徽剧是他一生的挚爱,即使“文革年代”,他仍然和村里的其他徽剧爱好者一起,收集、整理徽剧剧本和曲谱,组织民间演出。2004年,快到退休年纪的邵千峰,发起创办了今天的徽剧童子班,一干至今,乐此不疲。

01.jpg

采访邵千峰


  当年童子班出身,近花甲之年又创办童子班,邵千峰对此很有几分得意。

  和邵千峰一同担任童子班教学的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位:邵光雨,66岁,市级徽剧传承人;邵新溪,78岁,省级徽剧传承人;邵名钦,75岁,省级徽剧传承人……

  小小的伏岭,缘何徽剧如此兴盛?戏台的幕后,又藏着怎样的历史根脉?

  寻根求源,还得从伏岭的一项民俗活动——“舞犭回”说起。

  据绩溪的相关文史资料记载,伏岭的“舞犭回”,起于南宋初期,是邵氏先祖们为镇灾驱邪,祈福迎祥,佑护家族而独创的祭神仪式,后发展成伏岭独有的民俗。这个“犭回”字,在字典辞书中都找不到,可见其独特性。据文史专家考证,这“犭回”,是邵氏先祖们依照文殊菩萨的坐骑——“青狮”而创意的。在一代代伏岭人心中,“犭回”就是一种能给他们带来好运的神兽。

01.jpg

 壁画上“犭回”的形象(右)


  “舞犭回”在伏岭,一舞数百年,到清代晚期,已呈鼎盛之势,形成一套完整、讲究的程式和礼仪,成为伏岭一项标志性的节庆活动。每年正月,举族参与,轰轰烈烈,人气爆棚。就在这个时期,戏曲开始走进“舞犭回”。作为一项农耕时代群体活动,“看大戏”给人们带来的欢愉,以及为“舞犭回”添加的吸引力,是让人难以拒绝的。

  于是,徽剧出场了。

  清道光十年(公元1830年),伏岭发生了一件“大事”,由此奠定了伏岭在徽剧戏曲史中的地位。

  这一年,伏岭邵氏家族各门共同决定,在村里兴建一座戏台。戏台建成后,徽剧很快成为“舞犭回”活动的压轴和高潮。到了清光绪元年(公元1875年),伏岭“邵氏三门”全部组建了童子班,教习徽剧,担纲演出。伴随着伏岭这一特有民俗的代代传承,徽剧便在伏岭扎下了深深的根脉。

  1983年,文化部组织了一次徽剧寻根,戏曲专家们来到伏岭,听到这里徽剧的唱腔,看到保存下来的古剧本,和一套道光年间的戏服,被折服了,一致认定:伏岭的徽剧“最正宗”。

  这年十月,“全国十八省市徽调皮黄研讨会”在绩溪举行,会议期间,组委会特地赠送伏岭村一面锦旗,上书:“老树奇花”,以示对伏岭传承徽剧的敬意。这面锦旗至今还挂在伏岭村的文化室。2008年,国务院授予伏岭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(徽剧)之乡”。

  在村文化室的外面,有一个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广场,广场的北面,是一座戏台。邵千峰介绍,当年的老戏台就在这里,由于年代久远,早已没有了。从保存下来的老照片看,戏台呈徽派风格,台顶采用“庑殿顶”,这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高等级的形制,可想当年伏岭徽剧的鼎盛。伏岭的戏台曾在1941年改建过一次,现今的戏台是1979年重建的。

  从1830年伏岭第一座戏台建成到如今,在伏岭,徽剧一唱百年,一腔一调,早已化作乡音,融入乡愁。

01.jpg

伏岭戏台


  采访的那天,孩子们特地扮上装,勾上脸,为我们做了一次“微型演出”。戏台上,老师一声令下,悠扬的唱腔便绽放开来,童声乡音,清脆嘹亮,在宁静的山村传出好远。

02.jpg

采访徽剧小演员


  一声起唱,就是一粒种子,落在童稚的心田。从今往后,无论他们走多远,徽剧将是伴随一生的乡愁。

  壁画:乡愁的色彩

  “青砖、黛瓦、马头墙,照壁、天井和明堂。”

  徽派古民居,以其淳朴、素净名盛天下,这份盛名少不了徽州壁画的贡献。徽州壁画,又称“徽州墙头画”,它和“石雕、砖雕、木雕”一样,是徽派建筑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03.jpg

徽州壁画


  在伏岭采访,那些飞檐翘角的马头墙上,那些古朴的门楼和窗楣下,一幅幅徽州壁画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伏岭村的民居,户户都有壁画,无论古宅新屋。

  沿着一条深长的巷子,我们来到伏岭村的一户人家。66岁的主人邵名新,蹲在院子里,正细细研磨着什么,像是在研墨一样。见我们到来,他放下手中活计,和我们攀谈起来。他告诉我们,今天打算给自己家二楼的一面白墙“画墙头”——就是用壁画装饰一下。刚刚他手里磨的,是一小块赭石,赭石红是他要用到的颜色。

04.jpg

采访邵名新


  跟随邵名新来到二楼,笔法娴熟的他,一边“画墙头”,一边和我们聊着,不一会,墙面的一个角就画出来了,纯白的墙面,有了色彩,也有了活力。

  “马头墙没有画,就黯然失色。”邵名新说。

  其实,邵名新是伏岭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,“画墙头”,不是他的本行,而是他的家传。从他爷爷到他,已经画了三代人了。

  在伏岭,家家户户盖新房,都会画上“墙头画”。旧时,这里有个说法,“砖匠不会画墙头,只能算个半块头。”邵名新的爷爷、父亲都是砖匠,画得一手好壁画。耳濡目染,邵名新也就会了这门手艺。如今,邵名新在伏岭一带,甚至整个绩溪,都是名气不小的壁画师,经他手画的壁画,不下4000幅,遍布绩溪各地,他还是“徽州墙头画”的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

  走进伏岭村,就像走进了一座天然壁画博物馆。村子里,小巷深深,户户相连,举目所及,一幅幅壁画,从明清时期到现代,栩栩如生,保存完好。画的内容,或取材历史,或山水花鸟,或掌故传说,配以纹饰、题字,装点着家园,也寓意于教化,让伏岭人的生活,多了一份色彩,也添了一份细致和古朴。

  和徽派“三雕”比起来,伏岭的壁画,也许没有那么雍容富贵,但自带一份淳朴与平和,生活味、烟火气十足。

  “伏岭的壁画,体现出伏岭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追求,也是伏岭人勤俭持家传统的体现。”邵名新说。

  徽派传统文化中,对居住的房屋特别看重,建房时总要尽最大努力,把房子建得好一些。和“三雕”相比,壁画的成本显然要低不少,因此,普通人家建房时,多用壁画来代替“三雕”,以满足美化家园的需求和愿望。

  在邵名新的家里,我们见到了颇有意味的场景——四代人画的壁画,共存一座院落。

  爷爷、父亲的画,留在老屋的墙上,新屋的门楼、照壁是邵名新自己画上的。邵名新的儿子在南京工作,也粗通壁画,2006年新屋建好后,在邵名新的指导下,画了墙头一角。在老屋,邵名新指着墙上的一幅“双鱼图”,对我们说:“父亲画这幅画时,鱼尾部分是我添上去的,那是1976年。”

05.jpg

邵名新家的壁画


  老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祖屋地基上重建的,与新屋紧邻,还保留着明代门楼。算起来,从邵名新太爷爷起,他们家住在这里,已经100多年了。邵名新说,有时坐在老屋里,看着壁画,就仿佛回到了从前。

  与邵名新接触,能感受到徽州人特有的那种勤劳与友善。

  他的能干,在伏岭是出了名的,除了会“画墙头”,还会木匠;当老师时,教英语;村里徽剧童子班上,他给孩子们做道具;对文物保护也十分热心。

  在邵名新看来,伏岭壁画有一种内敛的美。它只画在墙角、檐下,或在照壁的中间占一小块,点缀着,不张扬,不邀宠,不抢风头,绝不会满墙满面地铺张;壁画的颜料,全部取自天然矿物,不仅年久不褪色,且色泽自然,自带古朴;画面的色彩,通常只用黑、白、赭、蓝,极少用其他颜色,更不大红大紫,五彩缤纷。这和徽派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低调、恬淡、坚韧、持久一脉相承。

  画如其人,画如其民。

  采访的当天,邵名新完成了他的那幅壁画新作。画面极简,黑色“汉纹”,赭色牡丹,一抹乡愁的色彩,在他的画笔下生发、延续。

  徽菜:乡愁的味道

  傍晚,伏岭村一处清末的老院落里,一场宴席正在准备中,村里的一户人家“办事”,依例请亲朋好友吃个饭。老院落现在是一家饭店,院门的两侧,挂着两盏红灯笼,上书三个金色字样:十碗八。

01.jpg

“十碗八”酒店


  正厅里一张大圆桌,古旧的老屋,即便已经开了灯,也不是特别亮堂,只有圆桌上铺着的红色桌布,异常亮眼而温暖,等待着宾客入席而聚。院外天色渐暗,隔壁不知哪家,传出老式座钟的报时声,“当”的一响——伏岭人家的“掌灯”时分。

02.jpg

“十碗八”的席面


  灶屋里,热气腾腾,灯火明亮,一座“5锅口”柴火灶,烧得正旺。灶台、案板前,主厨和打下手的几位本村大妈,正忙得不亦乐乎。

  “十碗八”是伏岭的一种民间宴席,一般在婚寿吉庆、招待嘉宾时开设。宴席的菜肴,主菜十道,用大碗装盛,配菜八道,用碟子装盛,故称“十碗八”,寓意“十全十美,八方来财”。宴席所用的食材,全部取自当地,并会随季节变化作出调整。

  饭店的老板叫胡来顺,伏岭人,今年61岁,同时也是这家饭店的主厨。1984年,22岁的胡来顺,就和几个朋友一同到南京开徽菜馆,1990年回到绩溪继续做餐馆,2016年,他回到伏岭,和别人合伙,开了这家“十碗八”饭店。

02.png

采访胡来顺


  在胡来顺眼里,“十碗八”可不仅仅是一桌宴,更是丰厚的徽菜文化。

  据考证,“十碗八”宴席,起始于明末清初,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,创造了不同的“版本”:有简化一些的“九碗六”,还有个“极简版”的,干脆就叫“六碗头”。伏岭人务实、勤勉的做人准则,就在其中。

  胡来顺说,“十碗八”的制作有很多的程序要求,一桌宴席,至少提前一天预定才能完成。上菜的顺序,也有特定的讲究,比如“炖全鸡”最先上,叫“上台鸡”,红烧鱼最后上,叫“下台鱼”。其他各个菜品,也是渐次上桌,各有讲究,每一道菜都寄寓着对生活的祝福,和对亲朋家族团聚的敬重。

  伏岭还有一种独特的民俗盛宴——“祭犭回琼碗”,一种伏岭人祭祀时的美食活动,每年正月初一举行,各家各户的祭祀菜品,以八仙桌排列,集中展示,最多时能达到360碗。

  偏居一隅,地处深山的伏岭村,不仅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,还走出了一支“浩浩荡荡”的徽厨大军。

04.jpg

伏岭是“徽菜之乡”


  “走徽杭,吃面饭”是伏岭徽厨发轫的足迹。史料记载,大约在清代中期,伏岭出现了“人众丁稠,耕不足食”的情况,加之时有兵乱天灾,生活陷入困顿的伏岭人,开始沿着徽杭古道,走出大山,到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“找活路”。他们独辟蹊径,选择了“吃面饭”——把家乡的面点小吃,做成生意,维持生计。

  凭着徽州人特有的坚韧与团结,伏岭的这些“乡厨”们,一步步成为“徽厨”,终以一村之力,独霸徽馆行业,并将徽菜带向全国。史料统计,从清同治十一年(公元1872年)第一家徽面馆起,到1949年,伏岭人在全国十一个省,经营徽菜馆140多家,徽厨成为徽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,徽菜也崛起为中华“八大菜系”之一。今天,伏岭村在外从事徽厨业的竟有三四百人之多,“徽厨之乡”名不虚传。

  采访中,胡来顺领着我们,来到伏岭村的“杉公祠”。这是建于明代的邵氏的一个支祠,保存完好,现被辟为“绩溪徽菜历史文化陈列馆”。祠堂里,布展清晰,史料丰富。胡来顺告诉我们,他闯荡一圈,又回到伏岭,开这个酒店,就是想做“最原汁原味的徽菜”,把徽菜传承下去。

05.jpg

邵氏祠堂


  对走出去的伏岭人来说,“十碗八”里,有故乡的味道、故乡的人情、故乡的田园、故乡的时光。而对胡来顺这样守望乡土的人来说,“十碗八”,是他们的生计,更是他们的情怀——一道挥之不去的乡愁情怀。

  采访结束,夜幕已落,白天就不喧闹的伏岭,此时更加静谧。点点灯光下,巷子愈发显得曲折幽深,若是没人领着,大约是走不出的。伏岭的巷子,长长短短,宽宽窄窄,纵横交错,密布全村。岁月将这些巷子织成了一张网,一张布满乡愁的网,走进巷子,就跌入乡愁,让人流连,让人遐想。

  百转千回,乡愁伏岭。


  记者手记

  伏岭并不显赫,却一点不缺少厚重。

  在伏岭采访,我们除了访谈人物,还收到了一本《传统村落:伏岭》的书。全书31万余字,除去前言、后记,共9章34节,记载了伏岭的村史文化,图文并茂,详实生动,对一个村而言,能有这份文字记录,够厚,够重。事实上,这本书也成为我们后期写作极其重要的资料来源。

  边读边写,加上采访,使我们对伏岭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受。

02.png

采访组在伏岭


  千年伏岭,平常人家,岁月的舞台上,上演的一幕幕,是普通百姓对生活的向往和开拓,对故土的深情和热爱,对祖先的敬重,对文脉的珍视,代代相承!

  伏岭的历史上,没有出过什么名垂青史的人物,也没有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,巨贾豪强,高官大儒,都与伏岭无关。伏岭有的,只是山水田园,乡土人情,恬静、平淡是伏岭的主调,正因为如此,伏岭才让人更亲近。

  徽剧、徽菜、壁画,古祠、街巷、炊烟,日子一过就是千年!留下一抹乡愁,历久弥深。由是,我们把文章的题定为:乡愁伏岭。

07.jpg

与徽剧童子班的老师、学员合影


  乡愁是什么?乡愁是对故土的一份眷恋。在伏岭采访,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伏岭人一腔浓浓的乡情,那份对故土的眷恋,早已融进了他们的血液里,无论身在何方。邵期静是我们采访对象中的一位,伏岭人,刚从绩溪县委党校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。多年来,他工作之余,对家乡伏岭的文化历史,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。近两年,又潜心徽菜研究,成就了两本专著。访谈中,我们曾提起过一幅伏岭壁画的年代,他脱口而出:雍正年的。一查资料,果然如此。对伏岭的乡土文化,邵期静稔熟于胸,采访中,给了我们很多的指教,对我们后期写作帮助极大,致谢“邵校长”。

  乡愁是什么?乡愁是对文化的一份传承。写伏岭,其实有很多内容,比如伏岭的祠堂、伏岭的街巷、伏岭的家训与先贤,这些在伏岭都有很好的保护和传承,伏岭的故事很多,只是由于篇幅所限,我们只能割爱,选择徽剧、徽菜、徽州壁画,尽笔力之“管”,“窥”伏岭厚重的文化之“豹”。

08.png

踏访伏岭古巷


  伏岭人对乡土文化的珍视与呵护,所为之极,甚至让我们感到有几分惊讶。在那本《传统村落:伏岭》的书中,我们看到了三张“列表”,分别对伏岭的街巷、现存古民居和古井,做了收列,表中详细记载了名称、年代、位置、现状等,信息简明,内容详实,让人一目了然,查阅极便。伏岭现保存古祠8座,不仅保护良好,还被利用为“历史文化陈列馆”,而徽剧、徽菜、徽州壁画,至今还生长在伏岭人的生活中,这应该是文化保护传承中最难得的形态。

  斯民斯土,烟火绵长;念兹在兹,乡愁永续!


主办:欧洲杯买球官方官网_欧洲冠军联赛投注-中国竟彩网合作伙伴:

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中宣在线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 @ 2008-2020 xuanwww.com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网宣备070019号

皖公网安备34180002000207号

新闻热线:0563-2831037 投稿/举报邮箱:xcrb2831872@163.com 广告联系:0563-2831888 网上侵权假冒信息举报电话:0563-2831037